(1)加速植物降解
在热带地区,白蚁的生物量约占动物生物量的10%,约占土壤昆虫生物量的95%,因此白蚁是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大的昆虫。在较干燥的生态系统中,如热带森林、热带草原和沙漠,白蚁是主要的木质降解者。虽然低等白蚁和高等白蚁的降解机制不同,但都可以将植物中的木质纤维素降解为糖类。
在自然条件下,白蚁偏嗜腐烂的树木。相比生长旺盛的树木,靠近地面的枯枝落叶更容易被白蚁群体接触,因此白蚁可以将森林内的死亡树木快速分解,为新生植物提供充分的生长空间和养料,从而加速物质循环。
(2)优化土壤结构
地下白蚁群体通过不断的扩张行为挖掘出一张密集的地下孔道网,这种细小的孔道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性,增加了水分的渗透和存储。尤其在干旱地区,白蚁存储的水分可被周围的植物根系吸收利用。
此外,白蚁活动能改良土壤。白蚁通过有目的地选择土壤颗粒,用分泌物及排泄物混合修建蚁巢内壁等行为,改变蚁巢周围土壤的化学组成;通过分泌和排泄行为有效降低土壤的pH值;通过消耗碳水化合物中的碳基含量提高土壤的含氮量,即固氮作用;白蚁通过取食可富集钙、磷、钾等元素,有效地提高土壤的肥力。
(3)参与碳循环和温室效应。
白蚁活动时消耗土壤及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,排放出二氧化碳。白蚁肠道细菌在分解有机物质时会产生甲烷,白蚁是全球自然界中甲烷(不包括人类和大型生物来源)的主要生产者之一。虽然白蚁生物量在生态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,但是其碳循环量和甲烷排放量却占全球总量的1%~4%,是全球碳循环和温室效应的重要参与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