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蚁的品级类型:繁殖型
繁殖型或称繁殖蚁,体型大,尤其是有的白蚁种类蚁龄较长的蚁后有极其膨大的腹部。这类个体有发育完全的生殖器官,在群体中主要起交配产卵的作用。它们的作用十分重要,一个巢群一旦失去原来的繁殖蚁必然要有新的繁殖蚁补充,否则巢群不仅无法扩展,繁殖后代,而且整个巢群将无法协调,最后失去控制.直至整个群体毁灭。由于来源和形态的不同,繁殖蚁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。
(一)原始蚁王、蚁后
有翅成虫经过分飞、脱翅配对后,其雄虫成为原始蚁王,雌虫成为原始蚁后。大多数白蚁群体都有这一品级,它们是新群体的创造者。原始蚁王、蚁后的特点是体色较深,体壁较硬,有发达的复眼和单眼,中、后胸有残存的翅鳞,繁殖能力强,产卵量多。多数种类一个群体内一般只有一对原始蚁王、蚁后,但有些白蚁在同一群体内有两对或三对原始蚁王、蚁后,如大白蚁属和土白蚁属的某些种类常有此种现象。黑翅土白蚁在同一个群体内多王多后现象相当普遍,尤其是初建群体的原始蚁王、蚁后的数量更多,但蚁王数量往往少于蚁后数量。
(二)翅芽型补充蚁王、蚁后
这类品级可能是应急于整个巢群发展的需要,由巢内具翅芽的若蚁直接发育成为翅芽型补充蚁王、蚁后。这类品级只出现在部分白蚁种类中。其形态特点是体色较淡,体壁较柔软,有复眼,中、后胸具有类似若蚁的短小翅芽。其繁殖能力通常小于原始蚁王、蚁后。在不同巢群内翅芽型补充蚁王、蚁后的数量不固定,一般比原始蚁王、蚁后多。
(三)无翅型补充蚁王、蚁后
这类品级可能也是应急于整个巢群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,它们来源于不具翅芽的幼蚁、工蚁或兵蚁,而且比翅芽型补充蚁王、蚁后更少见。其形态特点是体色浅淡,往往为淡黄色或乳白色,体壁较具翅芽的补充蚁王、蚁后更柔软,没有复眼,中胸和后胸背板无翅芽。数量与体形大小不固定,往往只存在于失去原始蚁王、蚁后的群体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