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东五环内,广化大街、地铁7号线化工站旁,12栋白墙灰面的建筑拔地而起。从路边远眺,高低不一的建筑以前后错落的方式排列,仿佛一个缓缓打开的折扇。这就是有着“北京最美公租房”之称的朝阳区百子湾公租房——燕保·百湾家园。从地铁7号线化工站走出来,就能看到这片崭新的灰白色小高层,三岔式的楼形,每栋楼像一个独立的“Y”字形,再加上顶层退台式的设计,远看又像一座座高低错落的“山”形,与周围千篇一律的住宅小区形成鲜明反差。
“2017年申请,2020年正式拿到钥匙。虽然没有选到一居室,但我就自己住,开间对我来说也完全足够用了。”宫池是百湾家园第一批入住的租客,他入住的是一个约37平方米的开间,月付租金2500元。之所以来到百湾家园,优越的地段和交通,是令宫池心动的首要因素之一。和其他城市类似,北京的公租房大多位于五环周边甚至更偏远地段,像百湾家园这样靠近四环的,算是稀缺品。二层的“漂浮花园”,是百湾家园的另一个设计亮点。将公共活动区整体抬升,通过一条环形跑步道将12栋楼重新环抱成一个整体,而且,在这个半空花园里,设置健身房、羽毛球场、儿童游乐场、生态农场、社区服务中心等功能区。这个“飘浮”花园不仅解决了人车分流问题,而且花园里密集的树木草丛让人宛如置身真正的城市公园。燕保·百湾家园。彭红侠/摄因为出色的建筑设计,2019年底建好后,百湾家园就被冠以“最美公租房”称号。项目建成后,同样得到政府主管领导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。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,百湾家园不同于其他保障房,它不是一个零要求、零期待,最低限度的居住解决方案,相反在这个项目上,显示出北京这个城市的温度和态度:即便是用于保障居住的公租房也不应该被忽略,里面的居民他们同样值得住更好,生活得更有尊严。这样出色的效果呈现,与百湾家园的开发者——北京市保障房中心不无关系。
北京市保障房中心成立于2011年6月,是北京市政府一次性注资100亿元成立的国有企业。构建符合首都实际的住房保障体系,让千万个家庭实现安居梦想,是北京市保障房中心的目标定位。为尽可能保障居民舒适度,北京市保障房中心邀请MAD建筑事务所来做百湾家园的整体设计,希望引进先进设计理念,打破人们对保障性住房的刻板印象。而这样的创新,正在北京一个个保障房项目上得以落实。截至2023年末,北京市保障房中心已累计完成投资约2000亿元,累计完成融资约1500亿元,目前在管公租房16万余套,在管保租房约1.58万套(间),代持共有产权房政府份额约4.2万套,为近30万首都居民解决了住房困难,改善了居住条件。